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扎实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有序、高质开展,确保“停课不停学”要求落实,儿童福祉学院在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基础上,教师积极探索线上教学考核方式,由线下提交纸质作业,调整为提交丰富多样的云端作业。学生采取录制短视频发布在朋友圈、抖音等网络平台的方式共享学习成果,教师结合作业完成质量、视频点赞与评论情况给予综合评价。在策划、录制、观看以及评论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养成。
学院专职教师杨影指导的2019级《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与实践2》课程按照学生小组顺序进行阶段性考核,以保证教师评价质量与评价实效。课程作业分别于2022年3月24日至4月7日由第一组学生,4月29日起由第二组学生录制讲故事的视频并自愿选择私信教师或发布在抖音平台上。学生们自制道具、声情并茂的讲述了《从1“鼠”到10》、《向“0”敬个礼》、《小花猫交朋友》、《好饿的小蛇》等优秀儿童故事作品。增强了学生组织幼儿园蒙台梭利活动热身环节的能力,同时也促进学生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专职教师柳思宇指导的2019级《幼儿家庭教育》课程阶段作业,由2-4名学生一组,围绕抗击疫情主题,录制时长2-3分钟的家庭防疫教育小短剧。于2022年4月11日统一发布在抖音和微信朋友圈。同学们分工明确,利用寝室一切可使用的资源作为道具,创作出角色分明、生动有趣,符合幼儿特点,富于教育意义的创意视频。作品《超能力》《生活大爆炸》《戴好口罩从我做起》《抗击疫情,从小家做起》等,即宣传了科学防疫知识,传递了大爱的力量,也向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们致以衷心的敬意。展现了学生疫情期间乐观、积极的精神面貌和丰硕的学习成果。
由兼职教师邱柏丽指导的2019级《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课程作业,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自主制作以“书香伴我疫路行”为主题的图书区小书和语言区讲述小书。学生利用寝室里的各种材料,借助色彩的搭配、形象的绘画、生动的文字、录制出丰富多彩的视频。自2022年4月20-21日起发布到朋友圈引来众多点赞和评论。
专职教师李诺指导2019级特色课程(感统课程),采取提交“幼儿感觉统合活动设计”电子版文案和发布“手指活动视频”的形式进行课程阶段性考核。2022年4月20日至27日,学生以个人为单位,自愿使用道具,录制具有感统课程特色教育意义,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幼儿手指活动视频发布在微信朋友圈。如《十二生肖》、《小孔雀》、《手指变变变》、《小白兔盖新房》等作品,设计生动有趣,内容积极向上,展示了学生的无限创意。
在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形式对实操类课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2019《儿童舞蹈与创编》、2021级《儿童舞蹈创编》课程为例,学院专职教师李诺积极优化技能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于4月22日开始预计至5月6日,指导学生以短视频形式陆续将课程作业展示在微信朋友圈。学生们设计的小班活动《大家一起喜洋洋》、中班活动《小道童》、大班活动《甜蜜童话屋》和《宝贝宝贝》等视频,呈现出学生扎实的舞蹈专业技能,以及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青春风采。
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儿童福祉学院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多元课程考核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切实增强学生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科学引领学生将互联网与课程作业巧妙结合。用高质量的视频作品表达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传递着奋发向上的青春正能量。(供稿:儿童福祉学院新媒体中心 孙鑫擎 审稿:王晨 李敬伟)
地址: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产业开发区博硕路1488号 邮编:130117
吉公网安备 22017202000203号 吉ICP备11002363号-6
Copyright © 2018 bat365在线官网版权所有
本站支持IPV6访问